2025年贵州省劳动模范董小缘:为何他的创新管理模式令日产量飙升100%?
来源:安博电竞怎么下载安装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09 12:33:14 |阅读次数:110

  在这个一直在变化的时代,劳动者的价值愈发受到关注,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基层岗位上,闪耀着无数默默奉献的身影。近日,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董小缘的故事被传颂开来,他不仅是工友口中的“铁钩神医”,更是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的“攻坚尖兵”。在他身上,我们正真看到了“匠心”和“创新”的完美结合,仿佛在告诉我们:只要用心去做,任意的毛病都能迎刃而解。

  在董小缘的带领下,车钩检修班经历了从35-40辆到70辆的日产量飞跃,仿佛在说“只要努力,哪怕是梦想中的日产量也不是问题”。面对不利条件,他并没选退缩,而是迎难而上,深入工艺、设备和现场的所有的环节来优化。在他眼中,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,他组建了“冲锋小队”,支援生产薄弱环节,累计支援达200余天,成为车间职工的“贴心人”。这一切的变化,正是董小缘对创新管理模式的坚持与探索。

  作为铁路行业的一名工作者,董小缘深知质量的重要性。他建立了每周“一查一检一比”的制度,严把质量关口,针对惯性质量上的问题开展攻关,降低检修质量上的问题发生率50%以上。在他的带领下,班组建立了多个教学示范点,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和培训,使得职工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明显提升。每次看到产品从车间走出,董小缘的内心都充满了成就感。

  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样离不开科学管理,董小缘通过对同类型设备进行作业节拍、生产周期的调研分析,实现了油漆设备与抛丸设备的多设备整合作业,节约了50余万元的动能及维保费用。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实践,董小缘不仅提升了班组的生产效率,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。数据统计显示,2022-2024年配件平均修复利用率达到80%,节约采购金额超1000万元,这无疑是对他努力的最好回报。

  在董小缘的班组中,人人都能多面开花。他重视人才教育培训,组织并且开展多技能提升活动,班组全员实现中级以上技能水平,甚至有6人获得技师资格。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中国科技信息》上发表了论文两篇,推动了“智慧货修”的试点,努力引入数字化装备,为生产管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。通过这一些措施,董小缘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技能,更在行业内树立了榜样。

  正如董小缘所说:“这次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,心情很激动,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激励。”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荣耀,更是对每一位劳动者的致敬。在他的身上,我们正真看到了坚守初心和责任担当的力量,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,构成了社会的脊梁。

  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,期望通过国际化的教育提升自身竞争力。留学不仅能拓宽视野,也能培养出更具国际化思维的人才。就像董小缘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一样,未来的留学生们同样要一直探索、勇于创新,才能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。你认为,未来的劳动者与留学生之间,会产生怎样的互动与影响?是否也会因为这一些创新思维的碰撞而产生新的机遇?